跳到主要內容

文學院於113年3月26日中午舉辦本學期第二場「智慧人文沙龍」,邀請文錙藝術中心張炳煌主任分享「承古創今――從數位e筆到智慧e筆」,講述漢字及其意涵作為書法文化的傳承載體,人們該如何從傳統書法中展開創作,從e筆APP的發表與應用,邁向「智慧e筆」的時代。

文:楊紫均 計畫助理/圖:顏佑嘉(資傳系)

 

書法學習三部曲:臨摹、融合、創作

首先,張炳煌主任講述書法的學習之道:臨摹、融合、創作。三者須循序漸進,相互應用。從臨摹各家字帖的「字內功」開始,融合自我的生命經歷與美學的「字外功」,從手法到心法,透過書法「創作」中展現自我的生命力,以此為循環精進書法之道。

承古創新:傳統書法與數位科技共進

張炳煌主任以「e筆APP的發表與應用」向大家展示說明,即便書法的紙本工具隨著時代改變,漢字及其意涵作為書法最重要的傳承載體,仍是最重要的文化資產。並表示應強化日常中書法的應用,強調書法需要永續發展的目標(SDGs),才能與數位科技共進未來。

書法的科技結合和發展:「數位e筆」到「智慧e筆」

張炳煌主任表示:如今「數位e筆」的研發與應用與時俱進,運筆無礙及動態碑帖已解決傳統臨摹上的學習盲點。而透過多媒體的交相設計,打破傳統書法的創作侷限與藩籬。如「空靈書法系統」,不須書寫工具,可在3D空間中揮毫。「智慧e筆」不僅延續傳統書法文化創作的精神,更在多領域間創造出新的可能。


置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