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大學生不可不知的ESG」一日工作坊
文學院於113年11月15日舉辦iLink計畫衍伸一日工作坊──「大學生不可不知的ESG」。邀請到蔡政修老師(全星國際特聘顧問,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碩士)透過工作坊的形式,帶領同學們從生活中的碳議題出發,了解自身與永續之間的連結。並從業界的角度介紹,和永續ESG(環境、社會和公司治理)的三面向、SDGs(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)與CE(循環經濟)有關的經典案例。以實作課程激發同學主動思考、互相合作,實踐共存永續的新價值。
文:楊紫均 計畫助理/圖:顏佑嘉(資傳系)
ESG的時代來臨──從生活中的碳議題出發
首先,蔡政修老師以生活日常、國際時事、環境公約為例,向同學們介紹和碳議題有關的名詞(如碳排放、碳交易、碳足跡等)。不僅加深同學們對這些專有名詞的認識,也是告訴我們:改變的第一步,皆是從生活中做起。如日常採購物品時,可以優先選擇有標示碳足跡的商品。支持廠商揭露產品碳足跡的同時,也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之目的。
SDGs的時代──以永續共存為核心策略
SDGs是以「永續共存」的策略出發,以所有國家為對象。17個項目、169項指標中包含了社會發展、經濟建設、地球環境、整體架構等相互影響的各項課題。而各行業也為此陸續制定各種碳減量策略,綠領人才的需求也逐漸提升。蔡政修老師認為,隨著ESG的時代來臨,企業轉型是必然趨勢,以長遠來看,企業應先以核心能力解決自身問題,在此將能力轉化為永續商模,注重利益關係間的需求,才能擁有促成循環經濟的穩固基礎。
實作課程「如果你是CEO!」──模擬ESG永續發展推動小組
下午的實作課程,同學們將化身為新興綠領人才,組成ESG永續發展推動小組,從ESC(公司治理 `社會責任、環境責任)三個面向、SDGs(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)、CSR(企業社會责任)與CE(循環經濟)出發思考。企業的經營除了持續獲利外,產品永續亮點與循環經濟績效,如何帶領公司回應相關議題與未來的永續轉型,是身處永續時代的我們皆需思考和應對的重要課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