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     近幾年有關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的議題興起,里民在社區和地方的發展過程中扮演關鍵因素,然而他們經常是默默為地方付出卻被忽略的一群,隱身於市井各處。本院大眾傳播系師生試把關注的焦點放在里民努力的大小事,如掃街、尊長扶幼、文化生活學習、提供友善環境、學校永續保存與經營等,盼能讓社會大眾認識這群熱心且積極向上的人們,有機會加入他們服務的行列。 

    紀錄片指導老師大傳系教授王慰慈表示:大傳系師生透過「敘事傳播」概念和「參與式紀錄片模式」,融入在地生活,用影像和行動為淡水地區的里民發聲,傳達社區觀點。歷時9個月時間,走出校園,進入社區,關切里民的日常生活,藉由紀錄片、照片與專訪,呈現各自的背景記憶、服務精神、挑戰、關懷弱勢與教育學習等,並理解學校教育與在地結合所做的努力與成果,以提升大淡水地區居民與在地文化的傳承與延續。

    本屆主題為「里民志」,走訪六名在淡水地區的里民或在地任職的老師,包括來自正德里的黃俊雄里長、正德里小阿德課輔班的李麗卿老師、油車里的唐儷樺里長;來自本校企管系涂敏芬老師探索包團隊、建築系黃瑞茂老師重建街改造團隊以及興仁國小師生等人。紀錄片於108年6月1日(星期六)下午5時在淡江大學守謙國際會議中心同舟廣場舉辦「第七屆大淡水《里民志》紀錄片放映成果展」,分享這群里民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。

    值得注意的是,受訪里民與任教老師平日都熱心公益。《放學後,回家前》李麗卿女士,三年前開始擔任「小阿德課輔班」的義工老師,為一群正德國小經濟弱勢的孩子們奉獻,展現令人感動的關愛與注視。《Searching》企管系涂敏芬老師一手打造探索包團隊,在「實境解謎遊戲──探索包」的創作中,她不斷尋找新的教學可能;在一趟向生活學習的壯麗迷途裡,她愛上了淡水。《都市遊俠:險路不險》建築系黃瑞茂老師,今年寒假帶著重建街改造團隊守護從重建街直通紅樓的唯一小徑,因其路肩狹小而被稱為「險路」,重啟這條路徑的重要性。《正德里的柑仔店》黃俊雄里長,從超商老闆躍升為正德里里長的他,積極開設兒少課輔與健康日活動,堅守信念,攜手志工服務大眾。《鄰聚里》唐儷樺里長,她和志工們一起服務油車里,透過共餐、種菜及歌唱等活動,讓這裡成為一個大家庭,充滿溫馨和歡笑。《外興仁》興仁國小師生,經由他們的努力,讓一個坐落在市郊的百年老校-興仁國小,在人與土地的深厚連結裡,逐漸蛻變為離塵不離城的特色小學。

    參與《放學後,回家前》紀錄片的大傳系三年級同學車鵬藝表示:「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是當正德里的小朋友專心聽故事的時候,麗卿老師坐在教室最後面的椅子上,安靜地看著小朋友們,眼神充滿愛意,可以感受老師對孩子們那種無私的愛,給人一種安心感,你會不自覺地對她肅然起敬。」

    《Searching》紀錄片的郭玫均同學提到:「經由這次拍攝經驗讓我知道,紀錄片要拍出對方內心情感世界,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,但透過這次機會跟隨他們參與活動,讓自己更了解淡江週邊環境,是不錯的收穫」;而參與《鄰聚里》的蔡一茗同學則認為:「在紀錄片拍攝中,把握時機是一門必修功課,突發狀況是紀錄片拍攝的重要部分,希望能及時紀錄,並與拍攝對象協商,需要靈活機動地捕捉畫面,這需要更多的學習」。相信藉由本屆「里民志」的紀錄片與紀實攝影,有效感受到里民和教師服務的熱情、地方活力與世間情懷的展現。

    本院林呈蓉院長表示:學生利用「影視專案企劃」、「影視專案製作」兩門課程所學的相關拍攝、企劃專業技術,運用於紀錄片中,透過與社區觀察互動,進行採訪拍攝,培養學生們溝通協調與應變的能力,藉由彼此關懷、知識成長學習,經驗積累,並與在地產生情感連結。此紀錄片展現學生走進社區學習多元知識技能,進行團隊合作與自我反思,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,進而達到認識社區與體驗在地的目的。

     











    置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