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 | 林嘉琪; 何其芸; 林彥伶, 史學敍事力的在地實踐-以服務學習課程「歷史人口學理論與應用」為例, , 1102, , pp |
2022 | 普義南, 對比與虛實--論古典詩創作技巧與教學示例, , 警察通識叢刊 (15), 頁56-70, , pp |
2022 | 黃文倩, 「社會主義」、日常敘事與公共視野的再辯證 ──茹志鵑晚期的文學觀與小說的特殊性, , 東亞漢學研究 12, 頁118-128, , pp |
2022 | 林偉淑, 身體的節烈宣言—清初小說《警寤鐘》與李漁〈男孟母教合三遷〉的貞節敘事, , 東亞漢學研究第12號, 頁107-117, , pp |
2022 | 林雯瑤, 免費之外,開放取用期刊解開的封印, , 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 23(4), p.14-18, , pp |
2021 | 李其霖, 淡水商心事, , 博物淡水 14, , pp |
2021 | 李其霖, 淡水開港與馬偕來臺, , 博物淡水 14, , pp |
2021 | 許維萍, 耶穌會士讀易清單—以上海徐家匯藏書樓(Bibliothea Zi Ke Wei)的易學著作為中心, , 會議論文, , pp |
2021 | 林素甘; 張莉慧, 臺灣學術圖書館參考館員對嵌入式館員服務的認知與看法, , 圖書資訊學研究 16(2),頁39-69, , pp |
2020 | 普義南, 《夢窗詞甲稿》自度曲韻律分析, , Journal of East Asian Identities 6, 頁104-113, , pp |